样式配置

春天在哪里

隐私日记的延续与改变

安妮·罂粟·遥望

作者: 黑社会也有春天 日记簿: 春天在哪里
    初读安妮宝贝的文章是在《萌芽》上。
    那时的《萌芽》还没有改版,也不是在青少年中受欢迎的读物。都市风情,灯红酒绿,应该是寂寞的单身贵族的陪伴。
    记忆中我读到的第一篇她的文章是《暖暖》。黑色的背景,白色的字体。纸张的味道和文字的力量刚好一并有力地释放出来。
    然后是《最后约期》,《八月未央》。
    那时知道她的人还非常少,阅读安妮,一方面不得不屈服于她文字的力量,一方面孤独地读着那种世外的故事和心情,那种冷清很像看到了自己。
    我曾经在很早的时候读过陈村对她的一篇评论。许多内容都忘记了,只记得他说,安妮的东西是靠语言取胜,但缺少细节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所以读得多了就容易千篇一律。一点爱情,一点音乐,一点网络,一点苍白,一点辗转,一点做爱,一点纠缠,一点诀别。
    想来的确如此。
    在激动地赞叹之后,对于安妮宝贝,我也可以平淡对待,不再仰视。
    但她的确是不平常的,这一点可以肯定。我还记得在00年的末尾,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在网上遇到一个同样游荡的灵魂。他是完全灰色的,带着浓重的忧郁,隐忍,和疼痛。他年轻,却像活在坟墓中,他的文字,他的语调,他的态度,他的灵魂,统统渗透着安妮的精髓,虽然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很能说得明白,到底何为安妮的精髓。
    那个人只是一个过客,他也并没有激起善良的我太多的同情。我只是第一次见识了安妮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可以有多大。
    他的签名档里的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楚:错的不是我们,而是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
    
    光脚坐在电脑前敲字。白天沉睡,午夜工作。香水百合。白色棉布裙子,或者白色棉布衬衫。在黑暗中做爱。Lene Marlin,或者帕格尼尼。相爱却注定分离。
    这是四年前安妮带给我的残存的回忆。
    
    在她正悄然走红的时候,我便意识到,这个女人的文字如果不能让你上天堂,就一定会让你下地狱。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太在意文字的人,太容易投入进去,陷在一种情结里之后就根本拔不出来。
    而安妮对我来说,不是天使,就是魔鬼。
    好在我还留给自己仅有的理智。我决定远离。
    开始还是不习惯的,毕竟远离那种充满力量的文字就像少了一块骨头。虽然那是带着痛的力量。我想也许正因如此,它才会远比其他文字更让人欲罢不能。
    但时间总会冲淡一切。再写东西的时候也不会或有心或无意地被那种力量占据。生活中,内心里,也都少了一种纠缠的情绪。也不再看着谁谁的故事就想到安妮笔下带着破碎的奔波和辗转。也不再为了追求某种效果某种意念某个辞藻而写东西。
    
    只是心中从来不曾磨灭那种力量,我知道它曾经深深影响过我,在我的灵魂里留下痕迹。她的文字已经在我的心里生根,我却不能让它发芽。
    
    因为安妮适合用来遥望。
    
    有一些美丽是不能接近的。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几年前喜欢过的她的句子。
    瞬间空白。
    我看见人群像鱼,彼此清醒而盲目游动。
    世事无绝对,只有真情流转。
    一场爱情终于结束。
    大海是地球最温暖清澈的一滴眼泪。
    ……
    几年来,这些句子总会在不经意间浮现,我想,也许安妮早已根深蒂固,遥望的瞬间,已经刻骨铭心。
    
    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对她的专访。
    她有着温顺的笑脸,温暖的笑容,干净的短发,一身利落的职业套装,就像在繁华的上海中任何一个洒脱而自我的白领。这是来自记者的描述。
    这就是那个巨蟹座女子吗,那个安妮。
    我才知道,也许早就不该习惯性地把她和故事中的女主角混为一谈。那些在爱情中纠缠而疼痛的女子,只是故事的一个角色罢了。
    
    我有些释然,我想,其实安妮也许并不是鸦片。
    她是一株美丽的罂粟。风雨飘摇,美丽依旧。
    至于把她拿来观赏,还是把她制成鸦片,都只是自己的事了。
    
    从此继续遥望安妮。
    
    PS,以此怀念安妮宝贝的文字,怀念她还以“励婕”作为笔名时的岁月。
Front : (2004-08-06)
Next : (2004-08-03)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