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1)
4月16日
a.m.8:30
城市还是睡眼惺忪的模样,有阳光有风,是相当好的出游天气!
a.m.9:30
柳浪闻莺,我们完全被嫩绿色所折服,怎么会有如此迷人而精彩的绿啊!只在春天,柳絮飞扬激起了心目中许久不做的梦!
绿草掩映中,有一块方石,刻有02年的10月“中国西湖玫瑰婚典”的新人名单,逐一念来。“赵水爱+汤劲松、……、陈怀宇+赵海佳”,共有79对。最后还留有一行空着,相亲相爱,厮守到老,我爱的人,他会在多远的未来?一侧头,是友人的臂,非爱人的肩,落寞当然会有一些。
远影近景,远处是雷峰塔,近处是双投桥。
南宋淳熙年间,钱塘书生王宣教和陶师儿自由恋爱,因陶母所阻,于中秋夜坐船至长桥下,双双投湖于荷花深处,誓死保卫爱情,就得名“双投桥”。也叫“长桥”。宋前,西湖湖面较高,有八处山水汇入湖中,其中一处叫“长桥水”,当时筑有三个桥门的长桥长约500米,后因南山一带的水源减少使湖面下降,西湖葑蔓而塞,长桥逐渐变短。昔进描写道:“倒衔碧水半轮月,横卧晴空百尺虹。”每日必破晓出郭,徐步长桥,吟玩篱落间,至日出久乃返。长桥于明正统年间全毁,之后虽有湖桥,也只是三四米左右的短桥了。另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万松书院读书,后祝父来信催归,便在此上演了一曲十八相送。西湖的水,从古至今,都绵延着情深意重的牵动。
a.m.10:00
到达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康熙在净慈寺寺门外建一碑亭,上刻“南屏晚钟”。柱上还有唐代张岱所作的“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的诗句。
净慈寺原名“慧日永明院”,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吴越王钱缪为永明禅师所建,北宋时改名“寿宁禅院”,南宋又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净慈寺”。与兴教寺及附近的中小寺庙,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又一佛寺群落,所倚的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铸有一口重约两万斤的巨钟,每当夕阳西下,钟声鸣响。因南屏山一带的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山峰岩壁又是立若屏障,钟声的振幅急剧增大后形成共振,孔穴随之产生音箱效应,钟音混厚。此钟毁于清末的战乱,又在1984年重筑。
a.m.10:30
净慈寺附近有一条小径可上南屏山。此山高不过百米,而山体却绵延达千余米。路两侧,只要有竹林,丛中便有唏嘘声,风动影动,出来的人,手上都是握着一把把鲜嫩无比的竹笋。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狠不下心的!蓝紫色的小小花朵,依风晃着脑袋,比“蓝色妖姬”可爱,更惹人怜爱!忽然被一朵纯白色小花吸引,朋友立即以摄影师的构思将此来个特写。
山边,有一对中年夫妇蹲在草丛里掘草药。山上处处都是宝,这些不起眼的小草原来可以清凉润肺呢。
我们的手也有些痒痒的,刨土挖了些蕨草,足够耐心地将根系从泥土里分离出来,下次应该带个小铲子。根很深,我喜欢这些一直努力着的植物,深入大山的内心,好奇的过路人也来打听,我们只是想把它们拿回办公室种着,把山林的气息带点回去,多好!
a.m.11:15
沿山路一直往前,到达九曜山顶。凉亭里有些休息的人,只可惜这儿没有茶室,也没有餐馆,一间被空置的房间已积满了灰尘。打听,下了山就是太子湾,很久未去那儿了。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