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配置

醒心日记

天气&心情

6月13日

作者: 九月 日记簿: 醒心日记

先录词一首:


虞美人·琵琶

[宋]苏轼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犹豫了几犹豫,到现在这时候才确定还是选这首词。原因不在于元丰几年的事情,而纯粹是因为今天可以选择的内容太多了。

今天第一个想选的当然与“水中洛神”相关的。这样估计最没有什么可以多计较的。但是,我最后决定还是把这个书的人留给明天吧!所以,今天就说说“风中琵琶”。


河南台的中国传统节日系列已经出到“端午”了!这是件很有意思,也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节令节俗这事情是潜在文化与血脉里的东西,其中的那些精粹如果不去传承不去弘扬不去声张,那很可能就会断绝、会被遗忘、会被别人拿走。


对于《端午奇妙游》,如果是以前故事线欣赏的就会知道节目《兰陵王入阵曲》为什么会是以双线镜头展开的。故事里的“父亲”擅琵琶,所以应诏去了东瀛,这大约应该算是以文化促进的身份去。虽然“母亲”反对,但“女儿”依旧喜爱琵琶。于是节目从矛盾的焦点琵琶开始了!而这绝对是一首充满了激情的琵琶曲,结合着建鼓、大堂鼓的浑厚,琵琶弦上演绎的是真正的豪情姿态!


可是,两线镜头不只是父女身份故事的需要,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这首曲子,相传是兰陵王在邙山大胜之后,于洛阳宴功时世人作出的曲子,之后风行于世。大约到了开元时候,因为玄宗的好恶,渐失传于中原。但是,因为自隋时就有的中日文化交流,这首曲子,很大程度上在日本流传了下来。并且,据说这曲子基本成为了日本传统赛会时的保留曲目。我猜测这大约就像是《拉德茨基进行曲》之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吧!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日关系的蜜月期(可以这么说吧,毕竟我也算这个时代的亲历者),经过两国民间人士的努力,最终《兰陵王入阵曲》再回中原。我记得,很早以前还看过相关的纪录片,从那里知道了这些历史里渐尘封的点滴以及更多关于兰陵王的故事。


昨天同事们坚守直播结束,我对这首曲子一直念念不忘。今天找来又看了几遍,终是被那急急琵琶声感染。所以,今天选苏轼在元丰四年的《虞美人·琵琶》感觉着真也是应景的。


文化与历史的变迁里总有着很多的不定性和干扰。所以,无论是什么,可能我们都无法真正的还原历史的本来、推导出文化的本真。但是,艺术是对文化的升华,是抽象了又具象的了东西,所以,某种艺术形式的生命力可能要远远大于所滋养她的文化背景。就像我们欣赏有时只知“繁手”,被节目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表演者的才华、技能、节目的效果、编排等等。但是,这是在我人抽离了文化的前提下来看,如果我们一点点把文化的因素加进去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骨子里一直有这样的烙印,让我们可以一下子就会热泪盈眶。


是的,这样的传统节日,一首琵琶曲,一下子就能圈定了解认知这种乐器人的范围,这正是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所以能够一面就有种熟悉感。再细分,如果倾听这曲子,被旋律打动,那么,这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唤醒了深层的记忆和认知。好的,如果连文化认知与情感认知都一致时,那么一千多年前的人的情感与一千多年人的情感是不是也一样在这乐曲中共鸣?


新声也好,旧声也好,弦断了有人能接续,一些有人记得并能传承那就是好的。这样才不至于端午只剩下粽子,才不至于只说安康,才不至于不识端阳,才不至于属了别人。嗯,当然,属了别人这事情其实,我有一个更开放的看法。本质上文化的传播落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征服的过程,都有着同源的记忆时,可能不同的地域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差别。这本身就是文化大众化之后分支流派出现的必然。这个在中国古代其实有很好的解决方式,那就是有“祖师爷”这样的具体化的统一的信仰形象来做大家的认知归宿。其实,所以啊!有时候对于一些支流细节上的事情还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文化的自信的。


断续写了很久。有些思绪也是断了几回又找回来的,所以有些跟不上了,刚刚草草看了一遍,一些原本要写的好像没写出来。但是,时间也很晚了,不能再多写了。睡觉了!


粘贴到这里才想起来,好像没说天气。嗯,再补上一笔。今天天气变化,偶有小雨,但都没有成规模。不过,外面天气很凉爽。风凉可人,傍晚时孩子们在外面玩得都不想回家了。哈哈,没办法屋子时太热了。好了,不能再写了。再写就到端阳了。


Front : (2021-06-14)
Next : (2021-06-11)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