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配置

春天在哪里

隐私日记的延续与改变

刺杀

作者: 黑社会也有春天 日记簿: 春天在哪里
    我纯粹是被骗了,如果早前告诉我的话,我死也不会兴致勃勃把这部三个小时的电影一路看到完。你不知道这对我来说真的算是一项记录。《荆柯刺秦王》总的来说还不是一部特别烂的国产电影,具体依据是我在观看的三个小时内都没有睡着并且在看完后的03:35分跑来写日记。
    
    我不想具体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冲突,也不想过多地赞赏张丰毅和李雪健的演技是多么的到位,只是简要说一下关于电影的一点思索(因为天又要亮了)。
    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能把陈凯歌看成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导演,从《黄土地》、《孩子王》到《霸王别姬》、《和你在一起》,还有《十分钟年华老去》里面他讲的关于“百花深处”的故事,我绝对相信他是一个有内容的导演,正如张艺谋。
    我喜欢丝丝相扣的情节,喜欢鲜明的人物性格,喜欢中国交响乐团的配乐,喜欢那种浓重而飘逸的服饰,喜欢演员个个有着明亮的眸子,说起话来像书法一样有棱有角,更喜欢一个导演把一个尽人皆知的历史事件描绘得别有新意,其中有许多地方令人思索,比如站在世俗道德之外的感情那一层去看待事情,比如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
    印象中这部电影好象没获什么大奖,98年的电影市场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根本不知道,想必那时人们也反响平平,我不了解。我说不上这是一部好片子至少也不绝算失败。这立刻让人想起陈最近的新片《无极》,除了眼花缭乱以外我什么都记不得了,只是在目不暇接中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探索陈凯歌想表达的东西的蛛丝马迹,也许他唯一想表达的就是花里胡哨的场面吧。
    好的电影不被人重视,既不被国人重视也不被国际重视,所以大牌导演纷纷更改戏路,为满足观众的感官刺激也为迎合刁钻的国际市场的口味。所以那些大导演很可能舍弃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及时纠正审美标准,力求在另一个领域上做到同样效果的突破,以证明自己总可以是成功的。
    我不知道今天世界的审美取向怎么走向那个极端了,好的电影不被重视,原因何在?观众的欣赏能力有限,一个好导演就算再好,可没人认可他,那叫怎么一个好?
    现在中国的武侠大片完全是借着几把刀剑几根钢丝把一个乏味的故事包装成所谓中国式的电影。中国的历史在哪里,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在哪里?
    就像是一个过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为了达到世人的标准,他永远都在努力地做着,可他永远都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中国的电影也是一样的本末倒置。用心表达好自己的思想,只有震撼别人的心灵才能震撼国际影坛。
    
    但我仍然不能同意麟的另一种极端想法,他所认为的真正的艺术和商业啊市场之类永远是对立的,真正的艺术不被任何事物所干扰。
    陈可辛对电影的看法我倒是觉得很有趣,他说导演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会各种工作的人组合在一起为他做事;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很容易被“真”的东西打动,可慢慢成熟了才知道那些所谓的真其实是做出来的,而真正的“真”往往夹杂着导演的仇恨和不满,它是血淋淋的,而他拍电影的目的就是要给人那种既真实又温暖的东西。多好的想法。
    但我最想说的是,他说一个导演必须有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必须有那种“真”,但那“真”和心里的计算是不冲突的。翻译过来就是说,要懂得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又要注重市场的收益。
    陈可辛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导演,但他那种温度是我喜欢的,也是我想要努力平衡的目标。麟说我天真,可我还是打算在这样的分岔路口上一路向前,也许我的人生轨迹就是由无数个分岔路口构成的。
    
    但我还是感到心痛,我不知道为什么电影会越发展越变成这个样子,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难怪我向来喜欢低成本的反映生活的“小片”,因为它真实得几乎就是生活本身,因为它在让你觉得凉的同时也给你种下了希望。
    
    我想只有盼到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也许他们有更高的素质,足以欣赏导演的真东西,也许那时才是中国电影的出头之日吧。
    就在中国庆祝中国电影百年的此时,我忽然可悲地发现这是一个被刺杀的电影时代。
    
    
    PS,还看了一部韩国片(我最讨厌韩国电影,Shit!),温柔的画面,俗套得真挚的情节,不知道名字,但让我想起了《春逝》。看完后立刻感情空虚,想男人。
    PPS,又看了一遍《情归阿拉巴玛》,这是那一年和F同坐在电影院里看过的那部电影,那时的我又如何知道事情一路的发展,又怎样预见到自己的今天。
Front : (2006-01-02)
Next : (2005-12-30)

日记留言

还没有留言,来添加一条吧!


留言

请先登录!如无账号,请先注册